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苦瓠丸

    作者: 孫思邈。

    治大水,頭面遍身腫脹方。

    苦瓠白穣實,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當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內(nèi)慎口味,苦瓠須好,無厭翳,細理研凈者,不爾,有毒不堪用。(崔氏 小便若太多,即一二日停止)。

    又方苦瓠膜(二分) 葶藶子(五分)

    上二味合搗為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

    又方大棗肉(七枚) 苦瓠膜(如棗核大)。

    上搗為末,丸,一服三丸。如人行十五里久,又服二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又方葶藶 桃仁(各等分)

    上二味皆熬,合搗為丸,服之,利小便。一方用杏仁。

    又方搗生葶藶子,醋和服,以小便數(shù)為度。

    又方燒姜石令赤,納黑牛尿中令熱,服一升,日二。

    又方單服牛尿,大良。凡病水服。無不瘥。服法先從少起,得下為度。

    又方煎人尿令可丸,服如小豆大,日三。

    治水通身腫方

    煎豬椒枝葉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癢,以汁洗之。

    又方灸法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隨年壯。

    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