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兒初生,乍離母腹,如嫩草之芽,臟腑柔弱,氣血未充,全賴悉心調(diào)護,若稍有疏、忽,易致患病,甚至夭折。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為一生最高峰,因而,初生兒期保健值得高度重視。
新生兒有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不可誤認為病態(tài)。新生兒上腭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顆粒,稱為“馬牙”,會于數(shù)周或數(shù)月自行消失,不可挑刮。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應處理或擠壓。女嬰生后5—7天陰道有少量流血,持續(xù)l-3天自止者,是為假月經(jīng),一般不必處理。新生兒兩側(cè)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還有新生兒生理性黃疽等,均屬于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狀態(tài)。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兒初生,乍離母腹,如嫩草之芽,臟腑柔弱,氣血未充,全賴悉心調(diào)護,若稍有疏、忽,易致患病,甚至夭折。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為一生最高峰,因而,初生兒期保健值得高度重視。
新生兒有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不可誤認為病態(tài)。新生兒上腭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顆粒,稱為“馬牙”,會于數(shù)周或數(shù)月自行消失,不可挑刮。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應處理或擠壓。女嬰生后5—7天陰道有少量流血,持續(xù)l-3天自止者,是為假月經(jīng),一般不必處理。新生兒兩側(cè)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還有新生兒生理性黃疽等,均屬于新生兒的特殊生理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