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鬼疰飛尸病方。
麝香(三分) 石(八分) 牛黃 附子 鬼臼 真珠 莽草 犀角 礬石 細辛 桂心仁(各五十枚) 芫青 地膽(《外臺》作蚺蛇膽) 亭長 斑蝥(各七枚)
上二十三味為末,蜜和合,更搗三千杵,丸如小豆大,飲服一丸,日再,漸加至三丸,蟲毒所螫,摩之以知為度。若欲入毒疫癘鄉(xiāng)死喪病處,及惡鬼冢墓間,盛絳囊中,男左女右,肘后系之,又以少許敷鼻下人中,及臥不魘。
《針灸甲乙經(jīng)》(公元282 年)晉.皇甫謐(士安)撰。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jīng)絡、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鬼疰飛尸病方。
麝香(三分) 石(八分) 牛黃 附子 鬼臼 真珠 莽草 犀角 礬石 細辛 桂心仁(各五十枚) 芫青 地膽(《外臺》作蚺蛇膽) 亭長 斑蝥(各七枚)
上二十三味為末,蜜和合,更搗三千杵,丸如小豆大,飲服一丸,日再,漸加至三丸,蟲毒所螫,摩之以知為度。若欲入毒疫癘鄉(xiāng)死喪病處,及惡鬼冢墓間,盛絳囊中,男左女右,肘后系之,又以少許敷鼻下人中,及臥不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