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查古籍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易簡)治實瘧,久發(fā)不止,寸口脈弦滑浮大者。(脈弦為肝風,滑為痰,浮為大為陽。若脈沉細微澀者,禁用。)不問鬼瘧食瘧,并皆治之。
常山(酒炒)草果(煨)檳榔青皮濃樸陳皮甘草等分。用酒水各一盅,煎熟。絲凡瘧將來但瘧之來常山能吐老痰積飲,檳榔能下食積痰結,草果能消太陰膏粱之痰。陳皮利氣,濃樸平胃,青曰凝用寒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