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慈幼新書》 五軟

    作者: 程云鵬

    小兒生后,頭項手足肉口皆軟,乃先天諸陽之氣不足也,頭項癥地黃丸(見囟)服之,甚者星附膏貼之。手足肉口癥,補中益氣湯主之(見保產)。有因吐瀉之久,囟目頓陷,天柱骨倒,補中加附子治之,地黃丸料兼服之。

    余子敬曰,肉軟者,肉少皮寬,口軟者,食少舌舒,皆脾胃之癥。又有初生,遍身赤肉,全無皮殼,或有皮如魚胞,如水晶,亦產母脾氣不足所致。無皮者,以粳米粉拌黃土敷之。魚胞水晶者,蜜陀僧碾細末敷之。更有 赤發(fā)熱者,石膏碾細敷之。

    星附膏

    南星 附子

    等分為末,用生姜自然汁調敷。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