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百草霜

    【藥用】本品為燃燒柴草的鐵鍋底下所結(jié)成的煙煤,或是煙囪中的黑灰。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止血,止瀉。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咯血、嘔血、衄血及外傷出血等癥。

    百草霜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內(nèi)服可用治咯血、嘔血、衄血,常與藕節(jié)、側(cè)柏葉、茅根等藥配伍應(yīng)用;又可外用止血,用于鼻衄及外傷出血等癥。

    2.用于食積瀉痢等癥。

    本品又能收斂止瀉,在臨床上用于食積泄痢,常與山渣、六曲、木香等同用;治挾熱下痢膿血者,可以配黃連研末同服。

    【處方用名】百草霜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包煎?;蛉胪琛⑸⒂?。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疏血丸(《醫(yī)宗金鑒》)百草霜、阿膠珠、藕節(jié)、側(cè)柏葉、茅根。治吐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