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 在指總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 暴喑,暴聾,齒痛,呼吸氣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 配三陽絡、消濼、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陽絡、陽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絡 、病證、治則、預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定位]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 在指總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 暴喑,暴聾,齒痛,呼吸氣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 配三陽絡、消濼、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陽絡、陽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