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伏兔:在陰市上三寸,起肉上,正跪坐取之。針五分,禁灸。
◎陰市:在膝蓋上三寸,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三里:在膝蓋下三寸,胻骨大筋內,坐取之。針八分,灸止百壯。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宛宛中,蹲坐取之。
◎下廉:在上廉下三寸,取法與上廉同。各針三分,灸七壯。
◎解溪:在沖陽后寸半,腕上系鞋處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沖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針五分,灸三壯。
◎陷谷: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jié)后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五分,灸三壯。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厲兌: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伏兔:在陰市上三寸,起肉上,正跪坐取之。針五分,禁灸。
◎陰市:在膝蓋上三寸,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三里:在膝蓋下三寸,胻骨大筋內,坐取之。針八分,灸止百壯。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宛宛中,蹲坐取之。
◎下廉:在上廉下三寸,取法與上廉同。各針三分,灸七壯。
◎解溪:在沖陽后寸半,腕上系鞋處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沖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針五分,灸三壯。
◎陷谷: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jié)后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五分,灸三壯。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厲兌: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韭葉。針一分,灸一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