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諸病主病詩》 附錄運功規(guī)法

    作者: 東軒居士

    余輯《雜病源流》,凡脈癥方藥,所以講明調(diào)治之者,似已詳備。然劉海蟾云∶醫(yī)道通仙道,則修煉家導引運動之法,所以卻病延年者,未始不可助方藥所不逮。蓋既已卻病,自可延年。在修煉家固以延年為主,而欲求延年,必先卻病,在醫(yī)藥家則以卻病為主也。故《雜病源流》中,于每病方論后,有導引運動之法,可以卻此病,即附載于末,總期醫(yī)者、病者,展覽及之,以備采用,庶獲萬病回春也。但其法有專治一病者,既分載于各病之后,而又有總法數(shù)條,不必每病皆為遵用。而時有必采取者,亦不必一病全用總法。而或有此病則用何法,彼病又用何法者,既不得贅列于各病之末,而又無處可以混入,故特附于此,如于各病運功中,見有宜用歸元、周天、艮背、行庭,及絳法、通關(guān)、滌穢等法者,查明此處所載諸法,應如何引運,遵而行之,無漏無遺,自可卻病,可延年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