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zhǔn)繩·瘍醫(yī)》 天泡瘡

    作者: 王肯堂

    天泡瘡,即丹毒之類而有泡者,由天行少陽相火為病,故名天泡。為火熱客于皮膚間,外不得泄,怫熱血液結(jié)而成泡,如豌豆瘡。根赤頭白,或頭亦赤,隨處而起,若自里達于外,發(fā)在春夏,三焦俱熱,則服通圣散。若止從頭項、兩手起者,此上焦熱也,則服涼膈散。若從身半以下起者,則服黃連解毒和四物湯。若發(fā)于秋冬,則宜升麻、葛根、犀角,或加柏、芩一二味;外敷如馬齒莧、吳藍、赤小豆、苧根之類、皆解毒消腫,可用于初起之時。或蚶殼、或龜甲、水龍骨各 存性,則收濕生肌,可用于浸淫之后。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