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妊娠心痛非心痛也,乃胎氣上升,壅塞胃口作痛,治宜順氣安胎,宜用手拈散、紅棗膏。若有客熱犯胃而痛者,宜增損二陳湯。若客寒犯胃而痛者,宜火龍散。若飲食所傷,宜平胃散加枳殼、山楂。若臨產(chǎn)期心胸刺痛,宜壯氣四物湯。
手拈散
五靈脂(炒煙盡,一錢) 草果(一個(gè)) 玄胡索 沒(méi)藥(去油,各八分)
酒煎服。
紅棗膏
大紅棗(二個(gè)) 烏梅(一個(gè)) 杏仁(去心,七粒)
同搗膏服。
增損二陳湯
白術(shù)(蜜炙) 陳皮 茯苓(各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姜(二片) 棗(三枚)
水煎,食遠(yuǎn)服。
火龍散
川楝子 茴香(各三錢,炒、去核) 艾葉(鹽水炒,一錢半)
平胃散
濃樸(姜汁炒) 陳皮(去白,七分) 蒼術(shù)(米泔浸、炒,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上加枳殼(麩炒),山楂肉各七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壯氣四物湯
熟地黃 當(dāng)歸 白芍 川芎 木香 青皮 陳皮 枳殼(麩炒) 炙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詳.二十卷.自醫(yī)工論至疵靨論,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論, 論后附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yáng))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jiàn)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妊娠心痛非心痛也,乃胎氣上升,壅塞胃口作痛,治宜順氣安胎,宜用手拈散、紅棗膏。若有客熱犯胃而痛者,宜增損二陳湯。若客寒犯胃而痛者,宜火龍散。若飲食所傷,宜平胃散加枳殼、山楂。若臨產(chǎn)期心胸刺痛,宜壯氣四物湯。
手拈散
五靈脂(炒煙盡,一錢) 草果(一個(gè)) 玄胡索 沒(méi)藥(去油,各八分)
酒煎服。
紅棗膏
大紅棗(二個(gè)) 烏梅(一個(gè)) 杏仁(去心,七粒)
同搗膏服。
增損二陳湯
白術(shù)(蜜炙) 陳皮 茯苓(各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姜(二片) 棗(三枚)
水煎,食遠(yuǎn)服。
火龍散
川楝子 茴香(各三錢,炒、去核) 艾葉(鹽水炒,一錢半)
水煎,食遠(yuǎn)服。
平胃散
濃樸(姜汁炒) 陳皮(去白,七分) 蒼術(shù)(米泔浸、炒,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上加枳殼(麩炒),山楂肉各七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壯氣四物湯
熟地黃 當(dāng)歸 白芍 川芎 木香 青皮 陳皮 枳殼(麩炒) 炙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