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癥因脈治》 脾熱痿軟

    【脾熱痿軟之癥】唇焦齒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轉(zhuǎn)側(cè),縱緩不能舉動,此

    《內(nèi)經(jīng)》脾熱痿弱之癥也。

    【脾熱痿軟之因】或因水飲不謹(jǐn),水積熱生,或因膏粱積熱,濕熱傷脾,脾主肌肉,故常不仁,脾主四肢,故常痿軟。

    【脾熱痿軟之脈】六脈濡滯,濕氣所傷,若見洪數(shù),乃是濕熱。右關(guān)主脾,脈弦乃病。

    【脾熱痿軟之治】水濕生熱者,梔連平胃散、梔連二陳湯。膏粱積熱者,川連枳殼湯,

    梔連平胃散

    梔連二陳湯上二方見脾熱腫門。

    川連枳殼湯

    瀉黃散上二方見脾實(shí)腹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