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張氏醫(yī)通》 關格門

    作者: 張璐

    人參散治胃虛津枯。關格吐逆。

    人參(五錢至一兩) 麝(半分至一分) 冰腦(三厘至半分)

    為散。水煎。和滓。分二三次溫服。 此云岐子治噎膈胃反關格不通。九方之一。用獨參湯峻補其胃。稍加腦、麝以發(fā)越其氣。得補中寓瀉之至訣。乃肥盛氣虛。痰窒中脘。及酒客濕熱。郁痰固結之專劑。以中有腦、麝。善能開結利竅散郁也。若瘦人津枯不能出納而大便秘結者。即以此方去腦、麝。加蘆根汁、竹菇。未嘗不為合轍也。

    柏子仁湯治胃虛關格。脈虛微無力。

    人參(錢半) 白術 茯苓 陳皮(各一錢。略去白)甘草(炙。三分) 柏子仁(研三錢) 麝香(一字)生姜(五片)

    水煎。去滓。入麝調(diào)服。 此云岐第二方。取用異功。加柏仁、麝香。其法稍平。而胃中津枯大便艱澀者最宜。亦可加蘆根汁、竹茹?;蛑駷r俱妙。

    既濟丸治關格脈沉細。手足厥冷。

    熟附子(一兩) 人參(三兩) 麝香(少許為衣)

    為細末。陳米飲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米飲下。 此云岐第三方。用參、附加麝單刀直入以破中下二焦之結。藥雖峻而用法最緩。不可不詳此義。而擅改作湯也。

    二陳湯(方祖) 四君子湯(方祖)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黃連湯(半夏瀉心湯下)崔氏八味丸(方祖)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