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自從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an和Marshall首先自人胃內分離出幽門螺桿菌(Hp)以來,10余年間有關Hp的研究工作已經(jīng)在全球范圍內逐步普及和深入,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多可喜的進展,很多概念不斷被更新和修正。Hp不僅是人類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菌,而且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和胃癌的關系亦非常密切。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自從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an和Marshall首先自人胃內分離出幽門螺桿菌(Hp)以來,10余年間有關Hp的研究工作已經(jīng)在全球范圍內逐步普及和深入,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多可喜的進展,很多概念不斷被更新和修正。Hp不僅是人類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菌,而且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和胃癌的關系亦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