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編釋。書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傷寒論》不以六經(jīng)分類,他認(rèn)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遂將《傷寒論》中113方分為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柴胡湯、梔子湯、承氣湯、瀉心湯、白虎湯、五苓散、四逆湯、理中湯及雜方共十二類,每類先論主方條文,次以同類方條文附述于后,再次附注文并方藥加減。末載六經(jīng)脈證及別證變證,條理比較清楚。1949年后有影印本。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yàn)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編釋。書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傷寒論》不以六經(jīng)分類,他認(rèn)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遂將《傷寒論》中113方分為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柴胡湯、梔子湯、承氣湯、瀉心湯、白虎湯、五苓散、四逆湯、理中湯及雜方共十二類,每類先論主方條文,次以同類方條文附述于后,再次附注文并方藥加減。末載六經(jīng)脈證及別證變證,條理比較清楚。1949年后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