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指濕熱蘊(yùn)釀?dòng)谥薪蛊⑽讣案文?。濕為重濁粘滯之邪,阻滯氣機(jī),與熱邪相合,則濕熱交困。熱因濕阻而難解,濕受熱蒸而使陽氣更傷。臨床表現(xiàn)為熱勢纏綿、午后熱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粘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黃疸等證。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指濕熱蘊(yùn)釀?dòng)谥薪蛊⑽讣案文?。濕為重濁粘滯之邪,阻滯氣機(jī),與熱邪相合,則濕熱交困。熱因濕阻而難解,濕受熱蒸而使陽氣更傷。臨床表現(xiàn)為熱勢纏綿、午后熱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粘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黃疸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