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即天棘根也。麥須曰門。麥冬根似麥而有須。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名天冬以其功同麥冬。亦曰門冬。
味苦甘而帶辛。性寒。味濃氣薄。陽中之陰。入手太陰足少陰經(jīng)氣分。主治潤燥滋陰。
冷而止地之之。和甘助元反益其熱少陰。清其母氣。
而走腎。
消痰止嗽。
苓砂仁以佐愈大風(fēng)病。
桑黃白芨紫婦人骨蒸。
藥者。天冬不見火。
而不渴。
日三服。
九蒸九日三服〔論〕二冬皆由胃而或入心。或歸腎。以同奏功于肺。麥冬味甘平而氣微寒。陽中微陰也。
則通者。
有火少陰惟腎而陰而心嗜冬。于云。凡病因陰虛水涸?;鹌鹣陆?。上炎于肺。而發(fā)痰喘。天冬誠為要藥。
泄瀉惡食。要知陰虛精絕之病。正賴脾胃氣強(qiáng)。能納能消。以滋精氣。若之源絕矣。必不得已。當(dāng)以薏苡茯苓山藥甘草白芍同用?;蛴名湺源性啤L於翁抵?。半夏治痰之標(biāo)。意固謂腎主液。而脾主濕也。但天本陰氣之濃以化燥。而痰自清。半夏治濕盛作滯之痰。本辛燥之氣以散自是相反。標(biāo)本之說。不知何見。
單餌。必病腸滑。性寒而潤利故也。(瀕湖)〔修事〕擇肥圓長大其味甘多者。湯浸去皮心。焙熱。即當(dāng)風(fēng)涼之。如此二三次自干。
不損攤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即天棘根也。麥須曰門。麥冬根似麥而有須。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名天冬以其功同麥冬。亦曰門冬。
味苦甘而帶辛。性寒。味濃氣薄。陽中之陰。入手太陰足少陰經(jīng)氣分。主治潤燥滋陰。
冷而止地之之。和甘助元反益其熱少陰。清其母氣。
而走腎。
消痰止嗽。
苓砂仁以佐愈大風(fēng)病。
桑黃白芨紫婦人骨蒸。
藥者。天冬不見火。
而不渴。
日三服。
九蒸九日三服〔論〕二冬皆由胃而或入心。或歸腎。以同奏功于肺。麥冬味甘平而氣微寒。陽中微陰也。
則通者。
有火少陰惟腎而陰而心嗜冬。于云。凡病因陰虛水涸?;鹌鹣陆?。上炎于肺。而發(fā)痰喘。天冬誠為要藥。
泄瀉惡食。要知陰虛精絕之病。正賴脾胃氣強(qiáng)。能納能消。以滋精氣。若之源絕矣。必不得已。當(dāng)以薏苡茯苓山藥甘草白芍同用?;蛴名湺源性啤L於翁抵?。半夏治痰之標(biāo)。意固謂腎主液。而脾主濕也。但天本陰氣之濃以化燥。而痰自清。半夏治濕盛作滯之痰。本辛燥之氣以散自是相反。標(biāo)本之說。不知何見。
單餌。必病腸滑。性寒而潤利故也。(瀕湖)〔修事〕擇肥圓長大其味甘多者。湯浸去皮心。焙熱。即當(dāng)風(fēng)涼之。如此二三次自干。
不損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