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證名。
①無故自驚而悸動不寧之證。《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虛勞損傷血脈,致令心氣不足,因為邪氣所乘,則使驚而悸動不定?!?/p>
②因驚而悸之證?!度驑O一病證方論》卷十:“驚悸,則因事有所大驚”,“遂使驚悸,名曰心驚膽寒?!?/p>
③突然心跳欲厥之證。《醫(yī)學正傳·怔忡驚悸健忘證》:“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參見驚、心悸、怔忡等條。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證名。
①無故自驚而悸動不寧之證。《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虛勞損傷血脈,致令心氣不足,因為邪氣所乘,則使驚而悸動不定?!?/p>
②因驚而悸之證?!度驑O一病證方論》卷十:“驚悸,則因事有所大驚”,“遂使驚悸,名曰心驚膽寒?!?/p>
③突然心跳欲厥之證。《醫(yī)學正傳·怔忡驚悸健忘證》:“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參見驚、心悸、怔忡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