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牡蒙丸

    作者: 孫思邈。

    治婦人產(chǎn)后十二 病,帶下無子,皆是冷風(fēng)寒氣,或產(chǎn)后未滿百日,胞絡(luò)惡血未盡,便利于懸圊上,及久坐,濕寒入胞里,結(jié)在小腹,牢痛為之積聚,小如雞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隱隱然,或如蟲嚙,或如針刺,氣時搶心,兩脅支滿,不能食,飲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脘,痛連玉門背膊,嘔逆,短氣,汗出,少腹苦寒,胞中創(chuàng),咳引陰痛,小便自出,子門不正,令人無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淫躍,一身盡腫,乍來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瀝,或月經(jīng)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黃赤白黑等如豆汁,夢想不祥方。(一名紫蓋)

    牡蒙 濃樸 硝石 前胡 干姜 蟲 牡丹 川椒 黃芩 桔梗 茯苓 細(xì)辛 葶藶 人參 川芎 吳茱萸 桂心(各十八銖) 大黃(二兩半) 附子(一兩六銖) 當(dāng)歸(半兩)

    上二十味為末,蜜和,更搗萬杵,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則加之至五六丸,下青白黃赤如魚子者,病根出矣。

    治月經(jīng)不通,結(jié)成 瘕如石,腹大骨立,宜此破血下方

    大黃 硝石(各六兩) 巴豆 川椒(各一兩) 代赭 柴胡(熬變色) 水蛭 丹參(熬令紫色) 土瓜根(各三兩) 干漆 川芎 干姜 虻蟲 茯苓(各二兩)

    上十四味為末,巴豆別研,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至五丸,日再服。(《千金翼》無柴胡、水蛭、丹參、土瓜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