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診候脈氣病候。《素問·離合真邪論》:“候氣奈何?岐伯曰:夫邪之去絡入于經也,舍于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又“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p>
②指針刺未能得氣時,停針靜候以待氣至。又稱待氣?!鹅`樞·九針十二原》:“氣至而有效。”《針灸大成》:“用針之法,候氣為先?!苯灾羔槾瘫仨毢驓庵敛拍苌АH缥吹脷?,應用候用之法,氣至后再行補瀉手法。
③指針刺時須候四時八正之氣?!端貑枴ぐ苏衩髡摗罚骸胺泊讨ǎ睾蛉赵滦浅?、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可刺之?!?/p>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①診候脈氣病候。《素問·離合真邪論》:“候氣奈何?岐伯曰:夫邪之去絡入于經也,舍于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又“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p>
②指針刺未能得氣時,停針靜候以待氣至。又稱待氣?!鹅`樞·九針十二原》:“氣至而有效。”《針灸大成》:“用針之法,候氣為先?!苯灾羔槾瘫仨毢驓庵敛拍苌АH缥吹脷?,應用候用之法,氣至后再行補瀉手法。
③指針刺時須候四時八正之氣?!端貑枴ぐ苏衩髡摗罚骸胺泊讨ǎ睾蛉赵滦浅?、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可刺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