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咽喉脈證通論》:“此癥因勞心過(guò)度,血衰火盛所致。其狀喉間紅筋紅瘭,或帝丁兩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覺(jué),非弱證喉癬可比,時(shí)作寒熱。若食熱毒之物而起,不作寒熱,于此為別。”用涼血地黃湯加減治療。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病名。《咽喉脈證通論》:“此癥因勞心過(guò)度,血衰火盛所致。其狀喉間紅筋紅瘭,或帝丁兩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覺(jué),非弱證喉癬可比,時(shí)作寒熱。若食熱毒之物而起,不作寒熱,于此為別。”用涼血地黃湯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