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yàn),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yàn)、便、廉。
查古籍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yàn),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yàn)、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證名。肺癰病所見咳嗽之證。證見咳吐膿痰腥穢,口中干燥,嗽則胸中隱痛?!度f病回春》卷四:“肺癰嗽者,口中辟辟燥,嗽即胸中隱隱痛,嗽傷肺葉而成也。先用保肺治嗽藥,后用收斂瘡口,以合歡樹皮、白芨、白蘞煎服?!薄缎W⑨t(yī)醇剩義·咳嗽》:“肺氣壅塞,致成肺癰,咳吐膿痰,氣甚腥穢者,石花湯主之?!痹敺伟b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