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石龍

    作者: 陳嘉謨

    味苦,氣寒、微溫。無毒。生長山谷濕地,九節(jié)多味者良。又名龍須,織席堪用采莖日曝,九月采根蔭干。

    通小便不利熱淋,除內(nèi)傷不足虛痞。殺鬼疰惡毒,去尿管澀疼。潤皮毛槁枯,卻心腹邪氣。

    久服延壽,明目輕身。

    敗席煎湯,治淋亦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李東垣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hù),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
  • 作者:
    張振鑒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