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便血信號
便血常為癥瘕,脾虛不統(tǒng)血及瘀血的外兆,便血在《內經》亦稱為“后血”(《靈樞·百病始生》)。便血色暗而質清,主要對遠端臟腑疾患,尤其是血液病具有重要的預兆意義,常為脾虛不統(tǒng)血、腎陽虛封藏失職的征兆,特點為先便后血,又稱遠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對有出血傾向的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惡性貧血,血友病,皮膚瘀斑等常為有力佐證。色澤暗黑則內有瘀血之象。特點為大便反易行,如《傷寒論》蓄血證237條說到:“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主之”?,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色少而暗紅并伴有腹部劇痛及休克證者,常為內科急證、急腹證征兆,如腹部無痞塊的應考慮腸系膜血栓形成,多見于心力衰竭,血管硬化及心內膜炎,如腹部有痞塊,則為腸套疊,結腸癌,腸息肉,腸扭轉等病的可能。
便血色鮮而質濁則主要對近端臟腑具有預報意義,常為濕熱內壅,下注大腸的征候。此外,火毒客腸,陰絡受損及風火迫腸等腸毒、腸風也常以便血為特征,便血特點為先血后便,又稱近血,或伴有膿性粘液及腹痛、里急后重。此外,四十歲以上出現(xiàn)近血如伴大便變細及大便習慣改變時,尤應注意直腸癌的警號,但直腸癌見便血,臨床癥狀雖為早期,而病理進展已屬中晚期了。
其他,無論遠血、近血、血滑不止,或是病久而滑或氣虛而滑,皆屬危候。如張景岳曰:“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氣虛而滑,或因誤用攻繋以致氣陷而滑,凡動血之初,多由于火,及火邪即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虛即滑也”。另外,“大便下紫黑敗血者,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竭,血無所繞,故注泄下行,陽敗于陰,故色為灰黑,此危劇證也”。(《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二、大便秘、滑的信號意義
大便滑指大便滑脫不禁,為臨床惡候,乃臟大虛信號,無論氣虛下陷魄門失約,或脾腎陽虛,關門不利,皆可出現(xiàn)大便失禁,均提示預后不良。常出現(xiàn)于中風、脫證及厥證昏仆。此外臟毒深度昏迷時,也常出現(xiàn)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無論在熱極或虛極時出現(xiàn),皆為不良兇兆。
大便秘,指大便秘結、數(shù)日不下,老人和體虛之人出現(xiàn),多提示虛秘,腹多無苦楚,若伴氣短乏力則為氣虛秘的征兆,而兼面青惡寒,小便清長,則為陽虛冷秘的警號。又如見口干便干咽干,又為陰虛便秘之象。心慌甲白面萎又為血虛便秘之征。青壯年人多出現(xiàn)實秘,如見面赤、腹脹、口臭、潮熱則為實熱便閉之兆??傊?,大便閉提示非虛即實,全在腹部有無脹滿之異。張景岳則認為:“有火者,便是陽結,無火者便是陰結,以此辨之,豈不了然,余故曰凡斯二者,即秘結之綱領也”。相對而言,大便實閉比虛秘更為危候,如《素問·玉機真臟論》把“前后不通”定為“五實死”的主證之一,《靈樞·病本》篇強調“大小便不通,治其標”,即認為二便不通為許多疾病的當務之急。
此外,病劇而矢氣連連不止者,為氣虛下陷的標志,有元氣將脫之虞,而大便色壞,無糞氣者,為大腸氣絕胃敗之兇兆。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便血信號
便血常為癥瘕,脾虛不統(tǒng)血及瘀血的外兆,便血在《內經》亦稱為“后血”(《靈樞·百病始生》)。便血色暗而質清,主要對遠端臟腑疾患,尤其是血液病具有重要的預兆意義,常為脾虛不統(tǒng)血、腎陽虛封藏失職的征兆,特點為先便后血,又稱遠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對有出血傾向的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惡性貧血,血友病,皮膚瘀斑等常為有力佐證。色澤暗黑則內有瘀血之象。特點為大便反易行,如《傷寒論》蓄血證237條說到:“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主之”?,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色少而暗紅并伴有腹部劇痛及休克證者,常為內科急證、急腹證征兆,如腹部無痞塊的應考慮腸系膜血栓形成,多見于心力衰竭,血管硬化及心內膜炎,如腹部有痞塊,則為腸套疊,結腸癌,腸息肉,腸扭轉等病的可能。
便血色鮮而質濁則主要對近端臟腑具有預報意義,常為濕熱內壅,下注大腸的征候。此外,火毒客腸,陰絡受損及風火迫腸等腸毒、腸風也常以便血為特征,便血特點為先血后便,又稱近血,或伴有膿性粘液及腹痛、里急后重。此外,四十歲以上出現(xiàn)近血如伴大便變細及大便習慣改變時,尤應注意直腸癌的警號,但直腸癌見便血,臨床癥狀雖為早期,而病理進展已屬中晚期了。
其他,無論遠血、近血、血滑不止,或是病久而滑或氣虛而滑,皆屬危候。如張景岳曰:“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氣虛而滑,或因誤用攻繋以致氣陷而滑,凡動血之初,多由于火,及火邪即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虛即滑也”。另外,“大便下紫黑敗血者,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竭,血無所繞,故注泄下行,陽敗于陰,故色為灰黑,此危劇證也”。(《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二、大便秘、滑的信號意義
大便滑指大便滑脫不禁,為臨床惡候,乃臟大虛信號,無論氣虛下陷魄門失約,或脾腎陽虛,關門不利,皆可出現(xiàn)大便失禁,均提示預后不良。常出現(xiàn)于中風、脫證及厥證昏仆。此外臟毒深度昏迷時,也常出現(xiàn)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無論在熱極或虛極時出現(xiàn),皆為不良兇兆。
大便秘,指大便秘結、數(shù)日不下,老人和體虛之人出現(xiàn),多提示虛秘,腹多無苦楚,若伴氣短乏力則為氣虛秘的征兆,而兼面青惡寒,小便清長,則為陽虛冷秘的警號。又如見口干便干咽干,又為陰虛便秘之象。心慌甲白面萎又為血虛便秘之征。青壯年人多出現(xiàn)實秘,如見面赤、腹脹、口臭、潮熱則為實熱便閉之兆??傊?,大便閉提示非虛即實,全在腹部有無脹滿之異。張景岳則認為:“有火者,便是陽結,無火者便是陰結,以此辨之,豈不了然,余故曰凡斯二者,即秘結之綱領也”。相對而言,大便實閉比虛秘更為危候,如《素問·玉機真臟論》把“前后不通”定為“五實死”的主證之一,《靈樞·病本》篇強調“大小便不通,治其標”,即認為二便不通為許多疾病的當務之急。
此外,病劇而矢氣連連不止者,為氣虛下陷的標志,有元氣將脫之虞,而大便色壞,無糞氣者,為大腸氣絕胃敗之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