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嬰童寶鑒》論小兒腸寒,即下白膿腹痛。
《顱囟經(jīng)》治孩子冷毒疳痢,白膿疳靛,日加瘦弱,不吃食,腹痛。
青木香(一分) 黃連(半兩)
上末,以蜜丸,如梧子大。一歲以上,空心熟水下一丸,三歲五歲服二丸。藥性熱,不宜多服。忌生冷?!妒セ荨肥罩卫錈崃?,二物等分。
《葛氏肘后》雞子餅療小兒秋夏暴冷痢,腹脹,乍寒乍熱,白帶下。
上,用雞子一枚,胡粉一丸碎,絹篩,合雞子黃白共搗研調(diào),熬令熟,如常雞子餅,兒年一歲,一食半餅,日再,不過二餅即瘥,兒大倍作。凡羸弱不堪與藥,宜與此餅。
《王氏手集》治大人小兒純膿白痢,其效如神。脂附丸
大附子(一枚)
上,先用豬膏擄成油半盞許,蘸前件附子,令裂,澇出,放冷,削去皮臍,碾為細(xì)末,以棗肉和丸。
大人如梧子大。小兒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米飲湯送下,空心食前服。
《朱氏家傳》治小兒白膿冷痢,臍下絞痛。
訶子皮 青木香(各等分)
上件,并為末,以粳米飯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五丸。
長(zhǎng)沙醫(yī)者丁時(shí)發(fā)傳附子散治小兒疳痢,多有白膿,腹內(nèi) 痛。
附子(炮,去皮尖,一枚) 龍骨 赤石脂(各半兩) 密陀僧 黃丹 胡粉(炒) 烏賊魚骨(燒灰) 赤芍藥(各一分)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米飲下,一日三服。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shí)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duì)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嬰童寶鑒》論小兒腸寒,即下白膿腹痛。
《顱囟經(jīng)》治孩子冷毒疳痢,白膿疳靛,日加瘦弱,不吃食,腹痛。
青木香(一分) 黃連(半兩)
上末,以蜜丸,如梧子大。一歲以上,空心熟水下一丸,三歲五歲服二丸。藥性熱,不宜多服。忌生冷?!妒セ荨肥罩卫錈崃?,二物等分。
《葛氏肘后》雞子餅療小兒秋夏暴冷痢,腹脹,乍寒乍熱,白帶下。
上,用雞子一枚,胡粉一丸碎,絹篩,合雞子黃白共搗研調(diào),熬令熟,如常雞子餅,兒年一歲,一食半餅,日再,不過二餅即瘥,兒大倍作。凡羸弱不堪與藥,宜與此餅。
《王氏手集》治大人小兒純膿白痢,其效如神。脂附丸
大附子(一枚)
上,先用豬膏擄成油半盞許,蘸前件附子,令裂,澇出,放冷,削去皮臍,碾為細(xì)末,以棗肉和丸。
大人如梧子大。小兒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米飲湯送下,空心食前服。
《朱氏家傳》治小兒白膿冷痢,臍下絞痛。
訶子皮 青木香(各等分)
上件,并為末,以粳米飯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五丸。
長(zhǎng)沙醫(yī)者丁時(shí)發(fā)傳附子散治小兒疳痢,多有白膿,腹內(nèi) 痛。
附子(炮,去皮尖,一枚) 龍骨 赤石脂(各半兩) 密陀僧 黃丹 胡粉(炒) 烏賊魚骨(燒灰) 赤芍藥(各一分)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米飲下,一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