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qiáng)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bǔ)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qiáng)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bǔ)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duì)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duì)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shí)、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蛇黃散治小兒諸癇。
蛇黃(一個(gè), ,醋淬七次,研細(xì)) 郁金 雄黃(各二錢) 青礞石 朱砂(各一錢)鐵粉(篩凈,細(xì)研,三分)
上為末,搗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人參煎湯磨化,不拘時(shí)服。
地龍散治小兒諸癇,發(fā)歇無時(shí)。
干地龍(半兩,焙) 虎睛(一對(duì),炙) 人參(二錢半) 金銀箔(三十片) 天竺黃朱砂 代赭石(煨,醋淬) 鐵粉(各二錢半) 雄黃(一錢半) 輕粉(半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紫蘇湯調(diào),不拘時(shí)服。
龍腦安神丸
茯苓(三兩) 人參地骨皮 甘草 麥門冬 桑白皮(各二兩) 馬牙硝(二錢) 龍腦 麝香(各三錢) 牛黃(半兩) 朱砂(二錢) 烏犀(一兩) 金箔(三十五片)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如風(fēng)癇,冬月溫水化下,夏月涼水化下,不以時(shí)。二三歲者日進(jìn)二服,小兒一丸分二服。虛勞發(fā)熱咳嗽,新汲水下。
奪魂散定癇。
白僵蠶(去絲,炒令黃色,半兩) 蛇含石(燒紅,用米醋淬七八次,碾碎) 白附子(炮,各二分) 生銀 生金 牛黃(如無,以膽制,倍加用之) 烏梢蛇頭(七八寸許,酒炙)白茯苓 天麻(各二錢) 天南星(末,一分,生姜汁浸一宿,焙) 半夏(末,二錢,姜汁浸一宿,焙)赤腳蜈蚣(一條,酒浸炙焦) 犀角(鎊,二錢) 腦子(少許) 麝香(少許)
上件為末,蒸棗肉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二十丸,煎金銀、薄荷、湯下。朱砂為衣。
《本草》古鏡,味辛,無毒。主驚癇邪氣,小兒諸惡疾。煮取汁,和諸藥煮服之。彌古者,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