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性溫澀。無毒。得天之陽氣。地之金氣以生。降也。陽中微陰也。忌見火。
【主治】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伏尸。療寸白。(本經(jīng))宣利五臟六腑壅滯。
破結(jié)(瘴癘瘧【歸經(jīng)】入胃大腸二經(jīng)。為沉重下墜之品。(能下腸胃有形之物)【前論】元素曰。檳榔能墜諸氣至于下極。故治后重如神。
【禁忌】經(jīng)疏曰。凡氣虛。脾胃虛。陰陽兩虛。中氣不足者。均忌。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性溫澀。無毒。得天之陽氣。地之金氣以生。降也。陽中微陰也。忌見火。
【主治】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伏尸。療寸白。(本經(jīng))宣利五臟六腑壅滯。
破結(jié)(瘴癘瘧【歸經(jīng)】入胃大腸二經(jīng)。為沉重下墜之品。(能下腸胃有形之物)【前論】元素曰。檳榔能墜諸氣至于下極。故治后重如神。
【禁忌】經(jīng)疏曰。凡氣虛。脾胃虛。陰陽兩虛。中氣不足者。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