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泉昔著《溫疫說》,以證其自時氣來,復(fù)慨吳又可、喻嘉言之惑人也,而為此駁。吳、喻之言曰∶溫疫感受,異于傷寒,異于溫?zé)?,又異于非時寒疫,是天地間另有一種戾氣為之。夫謂溫疫異于傷寒、溫?zé)?,與傷寒例合可;謂溫疫異于非時寒疫,與例不合,而合猶可(例文以溫疫即寒疫之變;)至謂另有一種厲氣,則例無此文,不可。天地間止有六氣,其濃者即為厲氣,厲氣有毒,毒者濃也。此外果有另一種氣,可與并列為七,何以軒、岐、鵲、景如此神圣,而無一字及之?原大兵荒后所以有疫者,非謂人尸混處之故,以人憂勞倍苦,則正氣倍虛,非時之氣易入,而為病易深耳!要其所感之氣,仍是六氣。天何嘗特設(shè)另一種厲氣,以困此身遭兵荒者乎?吳、喻不解例意,妄斥叔和。豈知仲景書賴叔和存,無叔和即無仲景也。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泉昔著《溫疫說》,以證其自時氣來,復(fù)慨吳又可、喻嘉言之惑人也,而為此駁。吳、喻之言曰∶溫疫感受,異于傷寒,異于溫?zé)?,又異于非時寒疫,是天地間另有一種戾氣為之。夫謂溫疫異于傷寒、溫?zé)?,與傷寒例合可;謂溫疫異于非時寒疫,與例不合,而合猶可(例文以溫疫即寒疫之變;)至謂另有一種厲氣,則例無此文,不可。天地間止有六氣,其濃者即為厲氣,厲氣有毒,毒者濃也。此外果有另一種氣,可與并列為七,何以軒、岐、鵲、景如此神圣,而無一字及之?原大兵荒后所以有疫者,非謂人尸混處之故,以人憂勞倍苦,則正氣倍虛,非時之氣易入,而為病易深耳!要其所感之氣,仍是六氣。天何嘗特設(shè)另一種厲氣,以困此身遭兵荒者乎?吳、喻不解例意,妄斥叔和。豈知仲景書賴叔和存,無叔和即無仲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