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耳鳴通氣法
猴姜汁(八錢) 地黃汁(五錢) 白姜汁(三匙)
和勻隔湯煮滾,四朝服完。
又方 黃柏半斤乳浸,曬干炒褐色,研細(xì)。酒糊丸桐子大,每早晚白湯送下三錢。
止喧丹(岐天師)
熟地 生芍藥 山茱萸(各三兩) 柴胡 黑山梔 白芥子(各三錢) 麥門冬(去心一兩) 水煎服。
耳閉。
石斛(五錢) 荔枝(三十個,連殼、肉、核) 水煎服。
又方 新荷葉為末裝枕,枕之。
又方 甘遂為末。包,塞耳內(nèi),口含甘草,靜臥,自通。
又方
生地黃(水煮四兩) 遠(yuǎn)志肉(甘草湯泡,焙) 石菖蒲(焙,各八錢) 菟絲子(揀凈,炒) 生白芍 白茯神(炒,各二兩) 益智仁(鹽水拌炒,五錢) 酸棗仁(炒,三兩) 當(dāng)歸身(酒炒,二兩)干姜炭(江西者三錢)
研細(xì)末。煉蜜丸,清晨淡鹽湯送下三錢。
氣壅頭目不清耳常重聽。
白僵蠶(炒) 廣木香(各五分) 荊芥穗 防風(fēng)(各五錢) 黃連(炒) 片黃芩(酒炒,各三錢)川芎 羌活(各一錢) 干菊花 木通(各七分) 石菖蒲 甘草(各一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茶清調(diào)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耳鳴通氣法
猴姜汁(八錢) 地黃汁(五錢) 白姜汁(三匙)
和勻隔湯煮滾,四朝服完。
又方 黃柏半斤乳浸,曬干炒褐色,研細(xì)。酒糊丸桐子大,每早晚白湯送下三錢。
止喧丹(岐天師)
熟地 生芍藥 山茱萸(各三兩) 柴胡 黑山梔 白芥子(各三錢) 麥門冬(去心一兩) 水煎服。
耳閉。
石斛(五錢) 荔枝(三十個,連殼、肉、核) 水煎服。
又方 新荷葉為末裝枕,枕之。
又方 甘遂為末。包,塞耳內(nèi),口含甘草,靜臥,自通。
又方
生地黃(水煮四兩) 遠(yuǎn)志肉(甘草湯泡,焙) 石菖蒲(焙,各八錢) 菟絲子(揀凈,炒) 生白芍 白茯神(炒,各二兩) 益智仁(鹽水拌炒,五錢) 酸棗仁(炒,三兩) 當(dāng)歸身(酒炒,二兩)干姜炭(江西者三錢)
研細(xì)末。煉蜜丸,清晨淡鹽湯送下三錢。
氣壅頭目不清耳常重聽。
白僵蠶(炒) 廣木香(各五分) 荊芥穗 防風(fēng)(各五錢) 黃連(炒) 片黃芩(酒炒,各三錢)川芎 羌活(各一錢) 干菊花 木通(各七分) 石菖蒲 甘草(各一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茶清調(diào)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