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千金花

    作者: 趙學敏

    此即千金草花。千金草即本經(jīng)蘭草,今所呼孩兒菊、省頭草是也。二月宿根再發(fā),紫莖素枝,赤節(jié)綠葉,對節(jié)生,光澤有歧,嫩時可可佩,八、九月漸老,枝頭成穗,作花紅白狀,似雞蘇,久之花瓣轉(zhuǎn)白,絨裂如球,球中有子一粒,絨著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氣裂,即千金花也。瀕湖綱目僅載其葉之用。本草乘雅云∶以千金花煮酒,臭類木香,苦甚黃連,用治滯痢,獲效頗捷。予故采其說入花部,以補所未備,花氣香、味苦,浸酒治滯下,以其能蘭辟不祥,利水道,宣氣四達之功耳(乘雅)。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