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亦名鹵鹽、寒石、石堿。從堿地掘取,用作硝皮。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
1、風熱赤眼,虛腫澀痛。用鹵堿一升、青梅二十七個、古錢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開水煮一頓飯時間,取出靜放三天。點眼,一天點三、五次。
2、牙齒腐爛。取上好堿土,熱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加麝香少許,研細,搽患處。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亦名鹵鹽、寒石、石堿。從堿地掘取,用作硝皮。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
1、風熱赤眼,虛腫澀痛。用鹵堿一升、青梅二十七個、古錢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開水煮一頓飯時間,取出靜放三天。點眼,一天點三、五次。
2、牙齒腐爛。取上好堿土,熱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加麝香少許,研細,搽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