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述》 小青龍湯

    作者: 程杏軒

    小青龍,小柴胡,俱是兩解表里之劑。小青龍重在里證;小柴胡重在表證。故青龍加減,麻黃可去;柴胡加減,柴胡獨存。蓋小青龍重在半里之水,小柴胡重在半表之熱也。

    ○小青龍與小柴胡,俱為樞機之劑,故皆設或然證,因各立加減法。蓋表證既去其半,則病機偏于向里。故二方之證多屬里,仲景多用里藥,少用表藥。未離于表,故為解表之小方。然小青龍主太陽之半表里,尚用麻黃、桂枝,還重視其表;小柴胡主少陽之半表里,只用柴胡、生姜,但微解其表而已。此緣太、少之陽氣不同,故用表藥之輕重亦異。

    ○小青龍設或然五證,加減法內(nèi)即備五方。小柴胡設或然七證,即具加減七方。此仲景法中之法,方外之方。

    ○小青龍與五苓,同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發(fā)其汗,是為水郁折之也;小青龍治水之動而不居,故備舉辛溫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柯韻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