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毗陵茄子。
「氣味」(實)辛、溫、無毒。
「主治」
1、脾胃虛弱。用畢澄茄為還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2、傷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畢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為末,每服二錢,加水六分,煮開幾次后再加醋少許服下。
3、反胃,吐黑汁。用畢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貼。久病者亦可不發(fā)。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毗陵茄子。
「氣味」(實)辛、溫、無毒。
「主治」
1、脾胃虛弱。用畢澄茄為還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2、傷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和畢澄茄、高良姜各等分,共研為末,每服二錢,加水六分,煮開幾次后再加醋少許服下。
3、反胃,吐黑汁。用畢澄茄研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送下。愈后,再服平胃散三百貼。久病者亦可不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