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味」粳米:甘、苦、平、無毒。淅二泔:甘、寒、無毒。
「主治」
粳米:
1、霍亂吐瀉,煩渴欲絕。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瀝一合,一次服下。
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撲粉,經(jīng)常撲身上,有效。
3、心氣痛。用粳米一升加水六升煮開六、七次服下。
4、胎動(dòng)腹痛。用粳米五升、黃芪六兩,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5、疔腫。用粳米粉熬黑,調(diào)蜜敷涂。
淅二泔:清熱,止煩渴,利小便,涼血。
炒米湯:益胃,除濕。
粳谷奴:走馬喉痹。取粳谷取燒、研,以酒沖服一匙,立效。
禾稈:解砒毒。用禾稈燒灰,淋汁濾清,冷服一碗,能將毒排出。
《時(shí)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jiǎn)明,便于學(xué)習(xí)。
《時(shí)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shí)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zé)岵?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氣味」粳米:甘、苦、平、無毒。淅二泔:甘、寒、無毒。
「主治」
粳米:
1、霍亂吐瀉,煩渴欲絕。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瀝一合,一次服下。
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撲粉,經(jīng)常撲身上,有效。
3、心氣痛。用粳米一升加水六升煮開六、七次服下。
4、胎動(dòng)腹痛。用粳米五升、黃芪六兩,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5、疔腫。用粳米粉熬黑,調(diào)蜜敷涂。
淅二泔:清熱,止煩渴,利小便,涼血。
炒米湯:益胃,除濕。
粳谷奴:走馬喉痹。取粳谷取燒、研,以酒沖服一匙,立效。
禾稈:解砒毒。用禾稈燒灰,淋汁濾清,冷服一碗,能將毒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