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燈續(xù)焰》 中風脈證第三十五

    作者: 潘楫

    中風浮緩,急實則忌。浮滑中痰,沉遲中氣。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臟身冷,入腑身溫。

    風性空疏,中之于表,浮緩是其宜也。(宜千金小續(xù)命湯,輕則仲景桂枝湯加減用之。)急強而實,略無柔和,邪氣太甚,正氣何堪?故忌。若浮而滑,帶有物象,非浮緩比,此則中痰之如中風者。(宜二陳湯、防風、竹瀝、生姜之類。甚則探吐。)若沉而遲,則不在表而在里,亦非中風,名曰中風,七情之所為也。(宜和劑四七湯、易簡星香湯、蘇合香丸之類。)尸厥亦類中風,卒然僵仆,昏不知人。其脈沉滑者,沉為里,滑為邪。邪入于里,與血氣相并。

    邪入正虛,搏入臟腑。入臟則邪干神舍,氣陷從陰,故身冷。臟不受邪,僅入于腑,氣出從陽,故身溫。即《金匱要略》所謂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者是也。(宜蘇合香丸、仲景備急丸、本事勝金丸、千金返魂湯之類,并萬氏灸百會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