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芎一兩 黃柏(酒炒) 蒼術(shù)(泔洗) 南星(姜制) 二兩 桃仁(去皮尖,搗)神曲(炒)防己 白芷一兩 羌活 威靈仙(酒拌)三錢 龍膽草一兩 桂枝三錢 紅花二錢
面糊丸。
此于風(fēng)寒濕之外,又兼治痰與血。丹溪原自謂通劑,不過舉此以示大法。病有專在何經(jīng)者,必須對癥立方,不得用此通共之劑,反傷無病之處也。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芎一兩 黃柏(酒炒) 蒼術(shù)(泔洗) 南星(姜制) 二兩 桃仁(去皮尖,搗)神曲(炒)防己 白芷一兩 羌活 威靈仙(酒拌)三錢 龍膽草一兩 桂枝三錢 紅花二錢
面糊丸。
此于風(fēng)寒濕之外,又兼治痰與血。丹溪原自謂通劑,不過舉此以示大法。病有專在何經(jīng)者,必須對癥立方,不得用此通共之劑,反傷無病之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