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小兒咳逆,由乳哺無度,因挾風(fēng)冷,傷于肺故也。
《產(chǎn)經(jīng)》治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猝得KT咳,吐乳,嘔逆。晝夜不息方∶牡桂(三分)甘草(十分)紫菀(三分)麥門冬(七分)凡四物,以水二升,煮取半升,以綿著湯中,漉兒中口,晝夜四五過與之,即乳哺。
《千金方》云∶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吐出涕唾。出臭膿方∶燒淡竹瀝,煮十沸,小兒一服一合,日五。大人一升,日五。今按∶大棗丸尤驗(yàn)。(其方在第九卷大人方。)《張文仲方》云∶孩子咳嗽宜與乳母藥方∶竹葉(切一升)石膏(碎)干姜(各四兩)貝母(三兩)紫菀百部根(各二兩)上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分三服,但乳母禁食蒜面。
《新錄方》治小兒嗽方∶飲服紫菀末。
《僧深方》云∶款冬花丸治小兒咳嗽方∶款冬花(六分)紫菀(六分)桂心(二分)伏龍肝(二分)上四物,下篩,蜜和如棗核,著乳以日三夜二。(今按∶以大棗丸治之尤驗(yàn),其方在大人方中。)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病源論》云∶小兒咳逆,由乳哺無度,因挾風(fēng)冷,傷于肺故也。
《產(chǎn)經(jīng)》治少小十日以上至五十日猝得KT咳,吐乳,嘔逆。晝夜不息方∶牡桂(三分)甘草(十分)紫菀(三分)麥門冬(七分)凡四物,以水二升,煮取半升,以綿著湯中,漉兒中口,晝夜四五過與之,即乳哺。
《千金方》云∶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吐出涕唾。出臭膿方∶燒淡竹瀝,煮十沸,小兒一服一合,日五。大人一升,日五。今按∶大棗丸尤驗(yàn)。(其方在第九卷大人方。)《張文仲方》云∶孩子咳嗽宜與乳母藥方∶竹葉(切一升)石膏(碎)干姜(各四兩)貝母(三兩)紫菀百部根(各二兩)上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分三服,但乳母禁食蒜面。
《新錄方》治小兒嗽方∶飲服紫菀末。
《僧深方》云∶款冬花丸治小兒咳嗽方∶款冬花(六分)紫菀(六分)桂心(二分)伏龍肝(二分)上四物,下篩,蜜和如棗核,著乳以日三夜二。(今按∶以大棗丸治之尤驗(yàn),其方在大人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