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被打傷方第二十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夫被打,陷骨傷腦,頭眩不舉,戴眼直視,口不能語,咽中沸聲如豚子喘,口急,手為妄取,即日不死,三日少愈。

    《短劇方》治為人所打擊,若見鎮(zhèn)頭破腦出已死,尚有氣在胸心間方∶取豚血,及熱,以灌腦中,令滿瘡里。無豚者唯趣得熱血而灌之。

    又方∶服水銀,如大豆,即活。

    《千金方》治頭破腦出,中風(fēng)口噤方∶大豆一升,熬去腥,勿使太熟,搗末熟,蒸之,氣匝合甑,下盆中,以酒一斗淋之。溫服一升,覆取汗,敷杏仁膏。

    又云∶被打傷有瘀血方∶蒲黃(一升)當(dāng)歸(二兩)桂心(二兩)三味,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豉一升,以水三升,煮三沸,分再服。

    又方∶生地黃汁三升,酒一升半,煮取二升合,分三服。

    又云∶治瘀血在腹,內(nèi)服大小薊汁五六合。

    《葛氏方》治蹴倒,有損痛處氣急面青方∶干地黃半斤,酒一斗漬,火溫。稍稍飲汁,一日令盡之。

    又方∶搗生地黃汁二升,酒二升,合煮三沸,分四、五服。

    又方∶干地黃六兩,當(dāng)歸五兩,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煩悶用生地黃一斤,代干者。

    又云∶治為人所玉擺攪舉身頓仆垂死者方∶取鼠李皮削去上黑,切,酒漬半日,絞去滓,飲一、二升。

    又云∶若為人所打、舉身盡有瘀血者方∶刮青竹皮二升,亂發(fā)如雞子大四枚,火炙令焦,與竹皮合搗末,以一合納酒一升中,煮三沸,頓服之,日四、五過。又納蒲黃三兩。

    又云∶血聚皮膚間不消散者方∶取豬肥肉,炙令熱,以拓上。

    又方∶馬矢水,煮敷上。

    又云∶被擊打瘀血在腹內(nèi),久不消,時時發(fā)動者方∶大黃、干地黃末,為丸散,以酒服。

    又方∶蒲黃一升,當(dāng)歸二兩,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若久血不除,變成膿者方∶大黃三兩,桃仁三十枚,杏仁三十枚,酒水各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當(dāng)下膿血。

    《新錄云》治頭破方∶豬脂和鍛石及鹽,燒為灰,敷上。

    又方∶生地黃不限多少,熟搗薄傷處。

    《劉涓子方》治被打腹中瘀血白馬蹄散方∶白馬蹄燒令煙盡,搗篩,溫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今按∶《廣利方》云∶血化為水即下。)《范汪方》去血湯,主腸中傷積血方∶煮赤小豆二升,合得汁二升,以淳苦酒七升,合和汁中,飲一日盡之。狀如熱湯沃雪,即消下,甚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