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傷寒后下利方第五十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短劇方》治濕熱為毒,及太陽(yáng)傷寒,外熱內(nèi)虛,熱攻腸胃,下黃赤汁及如爛肉汁及赤滯壯梔子(十四枚)豉(一升)薤白(一虎口)凡三物,切,以水四升,煮梔子、薤白令熟,納豉,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經(jīng)心方》治熱病后赤白利痛不可忍方∶香豉(一升)黃連(三兩)薤白(三兩)以稅米泔汁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方》傷寒后下利膿血方∶黃柏(二兩)黃連(四兩)梔子仁(十四枚)阿膠(一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醫(yī)門方》療傷寒瘥后,下利膿水,不能食方∶黃連(三兩)烏梅肉(二兩,熬,并末之)蠟(一兩)烊蠟和蜜合為丸,空腹如梧子服三十丸,日再,加至四五丸。

    又方∶取龍骨末,服方寸匕,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