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通身水腫方第十九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水病者,由腎脾俱虛故也,腎虛不能宣通水氣,脾虛又不能制水,故水氣盈溢、滲(色蔭反)液皮膚、流通四肢,所以通身腫也。

    《僧深方》治通身水腫,大小便不利方∶常陸根(三升,薄切)赤小豆(一斗)凡二物,水一斛,煮取一斗,稍飲汁,食豆,以小便利為度。

    又云∶治大水面目身體手足皆腫方∶大戟(分)葶藶(三分,熬)苦參(一分)蔥花(一分)凡四物,治下篩,以小麥粥服方寸匕,良效。

    《范汪方》治身體流腫,心下脹滿,短氣逆害飲食方∶大豆一斗,以水三斗煮之,令得一斗七升,去滓,納一斗好酒,合煎之,令得一斗七升,服《經(jīng)心方》瀉肺湯治一身面目浮腫方∶末葶藶(彈丸)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煮棗取汁一升半,去棗,納葶藶,煮取一升,頓服之,得至五服,若帶水氣者,先(今按∶《醫(yī)門方》∶葶藶子二兩,熬,大棗三十枚,水一斗,云云。)《張仲景方》青龍湯,治四肢疼痛、面目浮腫方∶麻黃(半斤)細(xì)辛(二兩)干姜(二兩)半夏(二兩)凡四物,切,以水八升,煮得二升,一服止。

    又云∶治脾胃水,面目手足浮腫、胃脘堅大滿短氣,不能動搖桑根白皮湯方∶桑根白皮(切二升)桂(一尺)生姜(三顆)人參(一兩)凡四物,切,以水三斗,煮取桑根竭得一斗,絞去滓,納桂、人參、生姜,黃飴十兩煮之,《醫(yī)門方》療遍身腫脹小便澀方∶葶藶子(二兩熬搗如泥)大棗(三十枚去核)以水一大斗,煮取一小升,絞去滓,納葶藶子于棗中,以微煎,攬勿停手,可丸止,丸如梧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