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濕(呂質(zhì)反,小蟲也)方第十三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濕餐病,由脾胃虛弱,為水濕所乘,腹內(nèi)蟲動,侵食成也。

    《錄驗方》治濕下部生瘡方∶胡粉水銀黃柏凡三物,冶末粉等分,合研水銀,散盡以敷瘡上。

    又方∶常炙豬胴腸,食之佳。

    又方∶溫尿令熱,納小礬石以洗之。

    《集驗方》治蟲杏仁湯方杏仁(五十枚)苦酒(三升)鹽(一合)煮取五合,頓服之。

    《令李方》治蟲及蟯蟲侵食下部栝蔞散方∶栝蔞根(四兩)葶藶子(四分)凡二物,冶合下篩,以艾汁浸,綿裹納下部中,日三易。

    《葛氏方》治谷道瘡赤痛又癢方∶杏仁熬令黑,搗,以綿裹導之。

    又方∶槐皮、桃皮、楝子合末,豬膏和搗。

    又方∶菟絲子熬令黃黑,雞子黃和涂,導之。

    又方∶以棗膏和水銀令相得,長三寸,綿裹宿導下部。

    又方∶胡粉、雄黃分等末,導下部內(nèi)。

    《范汪方》治谷道瘡赤痛又癢方∶搗鱔腸,涂綿如指以導之,蟲出。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