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損昏憒乃傷之至重,以致昏憒不知人事,宜急灌以獨參湯。
●雖內(nèi)有瘀血,斷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內(nèi)化之,蓋恐下之,因瀉而亡陰也。
●若元氣虛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
●凡瘀血在內(nèi),大便不通,用大黃、樸硝,血凝而不下者,須用木香、肉桂二、三錢,以熱酒調(diào)灌服之,血下乃生。
●怯弱之人,用硝、黃而必加木香、肉桂同煎者,乃假其熱以行其寒也按、方劑:●花蕊石散
石硫黃四兩 花蕊石二兩
以上二味合勻,用瓦罐一個,入藥在內(nèi),封口,外用紙筋鹽泥周圍固濟,候泥干,安四方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十斤籠疊周匝,自午時,從下著火漸漸上徹,直至經(jīng)宿炭盡火冷,又放經(jīng)宿,罐冷取出研細,用絹羅羅過,磁盒收貯。每服三錢,以童便調(diào)服。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損昏憒乃傷之至重,以致昏憒不知人事,宜急灌以獨參湯。
●雖內(nèi)有瘀血,斷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內(nèi)化之,蓋恐下之,因瀉而亡陰也。
●若元氣虛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
●凡瘀血在內(nèi),大便不通,用大黃、樸硝,血凝而不下者,須用木香、肉桂二、三錢,以熱酒調(diào)灌服之,血下乃生。
●怯弱之人,用硝、黃而必加木香、肉桂同煎者,乃假其熱以行其寒也按、方劑:●花蕊石散
石硫黃四兩 花蕊石二兩
以上二味合勻,用瓦罐一個,入藥在內(nèi),封口,外用紙筋鹽泥周圍固濟,候泥干,安四方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十斤籠疊周匝,自午時,從下著火漸漸上徹,直至經(jīng)宿炭盡火冷,又放經(jīng)宿,罐冷取出研細,用絹羅羅過,磁盒收貯。每服三錢,以童便調(diào)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