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遺毒

    作者: 吳謙

    【方歌】遺毒稟受結胎先,無皮身赤未易痊,肌膚紅點次斑爛,染受尚可稟毒難。

    【注】此證系先天遺毒于胞胎,有稟受、染受之分。稟受者由父母先患楊梅,而后結胎元,嬰兒生后,則周身色赤無皮,毒攻九竅,以致爛斑,患此難愈,百無一生。染受者,乃先結胎元,父母后患楊梅,毒氣傳于胎中,嬰兒既生,則頭上坑凹,肌膚先出紅點,次發(fā)爛斑,甚者毒攻口角、眼眶、耳鼻,及前陰、谷道破爛。初宜人中黃細末三五分,土茯苓煎湯調(diào)稠,日用二三服。腫用太乙紫金錠散水磨涂之。破爛者用黃柏蜜炙為末撒之,干用香油調(diào)搽。投藥應效者,后服二黃散,十中可保三四。

    若毒延遍身,日夜多啼,不吃乳食者,屬毒甚氣微,終難救治。

    方劑:二黃散

    組成:胡黃連山慈茹(各二錢)

    甘草(生,一錢五分)牛黃(七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分,蜜湯調(diào)服。

    【方歌】二黃散治遺毒方,胡連甘草共牛黃,山慈菇研為細末,每服三分加蜜湯。

    又方:太乙紫金錠(見胸部脾發(fā)疽)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