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痰癇平素自多痰,發(fā)時痰壅在喉間,氣促昏倒吐痰沫,一捻金與滾痰丸。
[注]
痰癇者,因小兒平素痰盛,或偶因驚熱,遂成至癇,發(fā)時痰涎壅塞喉間,氣促昏倒,口吐涎沫,宜先服一捻金以急下其痰,吹服朱衣滾痰丸,則氣順痰清而癇自止矣。
(一捻金)方見不乳。
(朱衣滾痰丸)礞石一兩煅沈香五錢黃芩七錢大黃一兩以上為細末,水泛為丸,朱砂為衣,多寡量兒大小,白滾水化服。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痰癇平素自多痰,發(fā)時痰壅在喉間,氣促昏倒吐痰沫,一捻金與滾痰丸。
[注]
痰癇者,因小兒平素痰盛,或偶因驚熱,遂成至癇,發(fā)時痰涎壅塞喉間,氣促昏倒,口吐涎沫,宜先服一捻金以急下其痰,吹服朱衣滾痰丸,則氣順痰清而癇自止矣。
(一捻金)方見不乳。
(朱衣滾痰丸)礞石一兩煅沈香五錢黃芩七錢大黃一兩以上為細末,水泛為丸,朱砂為衣,多寡量兒大小,白滾水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