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赤石脂(一半銼,一半篩末)一筋干姜一兩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注】
詳見『傷寒論·太陰篇』篇內(nèi),不復(fù)釋。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詳見『傷寒論·厥陰篇』內(nèi),不復(fù)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nèi),不復(fù)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赤石脂(一半銼,一半篩末)一筋干姜一兩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注】
詳見『傷寒論·太陰篇』篇內(nèi),不復(fù)釋。
□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注】
詳見『傷寒論·厥陰篇』內(nèi),不復(fù)釋。
□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注】
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nèi),不復(fù)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