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集成》 補遺

    寒入肺經(jīng)為寒喘,紫蘇飲:紫蘇、杏仁、桑皮、陳皮、青皮、半夏、人參、五味、麻黃、甘草、生姜,或小青龍湯見齁證。

    火郁肺金為火喘,抑火湯:石膏、黃芩、桑皮、骨皮、二冬、二母、花粉、桔梗、甘草?;虬谆狱S芩、桑皮、葶藶。

    痰盛聲急為痰喘,蘇葶滾痰丸:蘇子、葶藶各五錢,大黃、黃芩各二兩,沉香、礞石各二錢半,水丸,姜湯下(原文為“葶”,疑為“下”)。或六安煎,加膽星、牙皂。

    無痰聲急為氣喘,嵩厓方:沉香、橘紅、烏藥、前胡、花粉、天冬、杏仁、桑皮、蘇子、枇杷葉?;蛱K子降氣湯。

    脾虛作喘,六君子湯加牛膝、五味,或補中湯加麥冬、五味。

    肺虛作喘,孫氏方:人參,麥冬、牛膝、五味、胡桃、姜汁,或人參、麥冬、玉竹、百合、冬花、五味。

    腎虛作喘,水虛,長壽丸加牛膝;火虛,腎氣丸加鹿膠、故紙。

    氣虛作喘,加味保元湯:人參、黃芪、肉桂、杏仁、五味、炙草?;虼笱a元煎。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