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虛勞之人,氣血枯耗,生氣不榮,則內生寒冷,張雞峰所謂冷勞者是也。宜建中、復脈、八味腎氣之屬,甘溫辛潤,具生陽化陰之能者治之。亦有邪氣淹滯,經絡瘀郁者,元珠所謂體虛之人,最易感于邪氣,當先和解,微利微下之,次則調之。醫(yī)不知而遽行補劑,邪氣不解,往往致死。是故虛勞之治,固不必專以補陰降火為事也。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虛勞之人,氣血枯耗,生氣不榮,則內生寒冷,張雞峰所謂冷勞者是也。宜建中、復脈、八味腎氣之屬,甘溫辛潤,具生陽化陰之能者治之。亦有邪氣淹滯,經絡瘀郁者,元珠所謂體虛之人,最易感于邪氣,當先和解,微利微下之,次則調之。醫(yī)不知而遽行補劑,邪氣不解,往往致死。是故虛勞之治,固不必專以補陰降火為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