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duì)于藥物的氣味陰陽(yáng)、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山草)清胃火消瘀血利水道
茅根(專入胃肝)。味甘性寒。清熱。消瘀利水。凡苦寒之藥。未有不傷氣敗胃。此藥味甘性純。專理血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瘀血淋。血崩血閉。并噦逆喘急煩渴。黃膽水腫等癥。因熱因火而成者。服之熱除而血即理?;鹜硕鴼馀c水即消矣。(吐血由于心肝火旺逼而上行。與衄血由于肺火所致。皆當(dāng)用此水煎溫服。或?yàn)槟?。米泔水調(diào)服。)且能解酒毒。(恐爛五臟。用茅根汁飲一升。)潰癰疽。及癤毒諸瘡。或用根搗敷?;蛴么酥笾{(diào)敷毒等藥?;蛞跃浦笠酂o不可。此藥甘不泥膈。寒不傷中。為治虛羸客犯中州之劑。(時(shí)珍曰。良藥也。世人以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劑。傷中和之氣。烏足知此哉?。┲猎颇芤匝a(bǔ)中益氣。雖出本經(jīng)。然亦不過因其胃熱既除而中氣自復(fù)。豈真補(bǔ)益之謂哉?經(jīng)解之說。似未可信。茅以白者為良。初生茅針??梢陨ⅰI跻嫘?。功用亦同。屋上敗茅。止衄敷瘡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