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茖W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所論簡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亦詳為記載??晒┡R床醫(yī)師參考運用。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包括《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
〔心腹痛提綱〕 腹中疼痛有多端,氣血痰蟲食水寒,按證須求原病本,立方得法治何難。
柴胡牡蠣湯
(證附) 氣攻胸痛熱生風,蔞夏降沖草補中,芍牡滋陰柴散郁,生姜調胃善宣通。
姜苓桂枝湯
(證附) 氣攻少腹痛多寒,桂夏姜砂治不難,苓草杏仁宜并用,當歸芍藥善清肝。
桂枝茯苓丸
(證附) 痛因血積不流通,破用丹桃卻有功,桂芍行經(jīng)苓去濕,陳皮加入氣能攻。
下瘀血湯
(證附) 痛因血積有良方,須用桃仁合大黃,再入 蟲能化瘀,腹疼止后得安康。
姜苓半夏湯
(證附) 胸停痰飲痛生時,半夏姜甘治最宜,再用陳苓兼澤杏,水留成積總能醫(yī)。
烏梅證
(方見傷寒) 痛因腹內(nèi)有蛔蟲,濕氣中湮大可攻,丸用烏梅真善法,掃平此患著奇功。
濃樸七物湯
(證附) 痛因食積擬何方,枳樸桂枝共大黃,再用生姜兼草棗,法宜溫下胃無傷。
五苓證
(方見傷寒) 水飲停留在腹中,時時疼痛總宜攻,五苓散用真神效,利濕除寒大有功。
附子粳米湯
(證附) 積寒生痛有良方,姜棗熬成粳米湯,半夏更兼甘草入,獨憑附子挽真陽。
大建中湯
(證附) 腹中寒積用何消,不外干姜共蜀椒,增入膠飴甘補妙,人參助氣力偏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