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心悟》 珍珠散

    古歌云∶不用刀針割,全憑此藥方。

    珍珠(一錢五分) 瑪瑙(一錢五分) 琥珀(一錢五分) 珊瑚(一錢五分,以上四味,俱用豆腐煮過,再研) 硼砂(五分) 熊膽(用筍殼盛,烘脆,為末,五分) 龍腦(四分) 麝香(二分五厘) 瓜竭(七分五厘) 朱砂(細(xì)研水飛,七分五厘) 黃連末(去須、蘆、研細(xì),五分) 明乳香(箬上炙干,五分) 沒藥(箬上炙干,五分) 爐甘石(按法炮制為主,一兩五錢

    以上諸藥,各為細(xì)末,用上細(xì)粉羅篩過,再照分?jǐn)?shù)秤定,合為一處,研萬匝,復(fù)以棉紙篩下,瓷罐收貯,聽用。其效如神。

    制爐甘石法 擇上上甘石半斤,用傾銀鋪內(nèi)大紫土罐一個(gè),入甘石在內(nèi),外用紫土泥封口,擇一凈室,于地上安大鐵釘三根,將罐擱穩(wěn),四圍用栗炭復(fù)蓋,上下起火,自早至晚為度,研細(xì),粉羅篩下,水飛,仍候藥水制。再用∶

    鵝不食草 黃連 黃柏 黃芩 當(dāng)歸 生地 梔子 連翹 赤芍 薄荷 大黃 細(xì)辛 白芷 羌活 獨(dú)活 甘草 膽草 紅花 杏仁 白菊 防風(fēng) 荊芥 蔓荊子 蕤仁(各一錢 桃葉 桑葉 枇杷葉 槐葉 杏葉(各七片

    入水二大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金銀箔各七張,再熬至一盅,用 過爐甘石二兩,入潔凈銅器內(nèi),和勻,隔湯煮干,取起,再入金銀箔各加七張,擇清爽天氣,露一宿,曬一日,迎日月之精華,配藥方有神驗(yàn)。其甘石認(rèn)法,形如羊腦,白如雪,松如花,方美。若沉重黑黯,即不堪用,用亦無功,而且有損,慎之。

    一方∶用爐甘石(制過)二錢,朱砂、硼砂各五分,研細(xì)常點(diǎn),亦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